近年来,余家坪镇郝家川村将小粽叶做成年收入二百多万的大产业,小粽叶成为郝家川村的“致富叶”。
(相关资料图)
端午即将来临,眼下,正是新鲜粽叶采摘的最佳时期,在余家坪镇郝家川村的粽叶种植基地,村民郝正斌正和伙伴们一边拉家长,一边采摘粽叶。镇村联系的批发商和厂家上门收购,家家户户忙着采收。
余家坪镇郝家川村民 郝正斌:我种了两亩半多一点,去年的价格高,每斤批发价10块钱,零售是15元。尽管批发价批发,去年卖接近一万七八,连秋叶卖的话,两亩半就能卖两万多。对农民来说,相当可观的一个产业。好多人都接受这个产业对我们村来说。
据了解,该村已有上百年粽叶种植史,村民的房前屋后均有种植粽叶。为将这一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使之成为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打产业,余家坪镇党委政府带领村两委班子到处走访考察,最终引进河北两个商贩,粽叶销售时间也从端午延伸到中秋之后。
余家坪镇郝家川村党支部书记 郝振华:我们郝家川的产业有毛桃、葡萄、大棚葡萄,最好的收入就是我站的这块粽叶。这个你看着不起眼,但是经济收入非常可观。就拿去年来说,行情也好,一市斤上到十块钱,批发,我们(产业)已经成气候了。到销售时间商贩直接到我们村里来。每天十来辆车,每车拉一千多到两千斤。这个产业最经济又实惠。
郝振华告诉记者,经粗略统计,去年端午节前后半个月,该村粽叶收入近百万,从端午过后到八月十五这段时间,河北这两个商贩又购买了上百万的粽叶,光粽叶这一项为村上带来了近二百万的收入。
余家坪镇郝家川村党支部书记 郝振华:今年,开春冻了几回,冻了之后就长势不好了,长势不好就粽叶窄,窄了就收入少,到目前为止,一家就是五六千左右。河北商贩已经引进来了,端午一过之后,他们就开始收秋粽叶,也可以收到八月十五以后。昨天,我和他们探讨了下,今年他们可以投资一百一到一百二十万。秋季和现在加下来也比去年减不了多少。
近年来,余家坪镇党委政府和郝家川村两委聘请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粽叶品质,增产增量,同时招商引资解决群众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引导村民从事粽叶种植,扩大粽叶种植规模。让小粽叶成为郝家川村的“致富叶”。
余家坪镇社保站长 侯利刚:郝家川村粽叶产业是一项支柱产业,每年从端午前的一个月就开始陆续上市,到端午前半个月达到销售的顶峰期。到端午销售就告一段落,到端午之后的话,我们政府通过外面招商引资,引进河北等地的一些外商到村上进行驻地蹲点采购咱们村上的粽叶。从端午之后到每年的中秋前后,陆续还有三个月的采购时间。外商采购和村民本地销售比例基本能各占一半。这两个加起来基本上每年粽叶产业这一项在郝家川能达到二百万左右。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受益。
经过这几年政府的支持,以及技术方面的指导,病虫害防治的培训,农家肥的提供,包括后期粽叶销售上的跟踪服务,让村民种植粽叶没有后顾之忧,村民发展粽叶的信心十足。
余家坪镇社保站长 侯利刚:下一步,我们作为镇政府带领村民把粽叶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会引进更多的商贩,到村上进行蹲点收购。目前 ,跟其他外商进行洽谈,粽叶卖完之后,把粽叶秸秆下一步进行深加工。之前已经有一个商贩把秸秆收购走之后,加工成(类似)咱们喝奶茶的吸管,进行出口。这个销量和收益也相当可观。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再加上支部的支持配合,会带领咱们郝家川村更多的村民通过粽叶产业让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记者|张 龙 杜程政
编辑|王 慧
责编|杜程政 王 平
审核|李红梅 薛金平
监制|王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