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夏冬》第四遍看完,精读我肯定写不完,因为预计要写2w字以上,比《有翼》精读多。
但是一些想法必须现在记录下来,不然应该会造成覆水难收的损失。
(资料图)
首先整理一下我看《夏冬》的三遍,第一遍是17年初,我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了夏冬(罗雨桐捐到艺校书架上的书肯定没有啦,因为捐的基本都是罗雨桐不要的推理小说,里面我最喜欢和她结缘的《喜鹊的四季》。后来艺校搬迁了估计张扬校长也不会要罗雨桐的书吧,去时没看见书架)。为什么说是不知道从哪里借的呢,因为我在北方书城买了《有翼》《独眼》,但我读过《夏冬》却没有,应该是从哪借的。谈起入手夏冬还有个有意思的事,要买《夏冬》时淘宝卖66,我要买硬给我改成88,但我也没办法,88花了。去年买《萤》花了100多,现在要是收集麻耶保守估计得一本100多吧。我的影印《鸦》借给同学看她还弄丢了,后来我又买了本影印的。
第二遍是21年,发了说说。第三遍就是刚才。我的想法一次比一次深入,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一次一次的颠覆自己以前的想法。我对《夏冬》的研究不随着我重读、知识增长、阅历渐深而明确,反而每一次都在天崩地裂,这实是一种奇观。当然,如果麻耶的作品没有这种魅力和内容厚度,我也不会再读。但这种感觉的确非常独特。
要从哪里讲起呢?我脑子里纷乱如麻。首先我不想用问题导入,借用豆瓣贵协读书会的一段话:『故事谜底的倾向基本没有争议。争议往往是在“某人是如何物理上达成引导乌有的果”“铃铛”“过去的和音是否存在"这些细节,或许确实无法分辨』。顺带一提他的书评给我注入了动力,我一直以为我为麻耶作品做《全书梳理》和《精读》系列是很孤独的,没有人看。有很多人把麻耶作品奉若神明,但是我也不敢去找他们,因为我写的东西有泄底的性质,推理小说迷都讨厌泄底,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我的受众是谁呢?首先应该是懂日语的男性,推理小说界有句话说看推理的哪有不懂日文的呢,其次喜欢推理,再往下分,喜欢麻耶雄嵩,然后还接受泄底,那受众就是0了,不怪我苦闷。
我是因为记了很多关键词,觉得麻耶的书复杂、有内容,就像我说的,很多人觉得麻耶的『麻』味在崩坏感,崩坏感弱就不看了,但我觉得是麻耶的内容感。牛伯远同学曾说,推理小说他不会看第二遍,他会用两天时间看完一本推理小说,然后内容什么都记不得。他最害怕《萤》,觉得那种氛围很恐怖,像恐怖小说。我想深研麻耶小说的内容。他用好几本书讲神的事情,我在《鸦》先导篇里讲了几本书对应神的关系。其实我们读过《圣经》就会发现,神的事情并不多(我给神学学生道歉),研究文本说穿了就是《圣经》,但是麻耶竟然能用毕生最主要的作品把神写透,这不得不令我想要考究他是怎样做到的,他如何向我们传达魅力。作为一个推理小说写作者,曾经写了同人御影深雨系列《第九人之眼》《银天馆事件》《往西行驶的俄罗斯特快》的我,想研究麻耶如何塑造人物和情节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读《夏冬》的这两天,一位基督徒找上了我,我跟他大概的对话是这样
我不知道她是哪个教派。可以发现,现基督徒的思想仍然十分封闭。从中世纪至今,基督徒对于异端的定义就没有变过:不合教会公义者,即为异端。
我怕百度说的有倾向性,我还特地借机向基督徒求证。宗教对待异端太不宽容,惩罚太严厉,又太容易成为异端。日本人都可以说国家、党派不好,针砭时弊,宗教不允许,它比国家、党派还牛,想在国家和真理之上,那是不可能的,我又不是傻子。神让我去杀人,去背叛父母,去活埋女朋友,我也去?如果不去是不是不敬神?基督徒必愤怒地说,神不会让你做这样的事情,有律法有教理。那我想问,教义是不是让我绝对皈依神。像我21年发的说说,沈从文说『我要的就是绝对的皈依,从皈依中看见神』。那如何否认神让我去做不合理不正义事情的可能性,你是先知或义人吗?你可以与神沟通吗?就算你是,你也是神的媒介,神若真让我违法乱纪,我选择谁?我如果选择自己,那要神又有何意义?
但这个事情仍然没有结束,神学是很复杂一个事情。我不会拿出一些名例子去问基督徒,像很轻蔑地问,啊你怎么证明神;神能不能搬起一块搬不动的石头;神向每个人显现过吗,什么时候显现;末日审判什么时候来,甚至我都不敢问这个,我怕我问他要说现在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种种衰退就是末日审判的前奏这种反社会的话,我不想逼人说这种话,我相信基督人是善良的;如果神存在,那为什么有恶?
回到夏冬上来,想要把精读写的有意义,这实在是一件难事。我没学过怎么精读,也没参加过完整的读书会。我尽量在这周把精读写出来,以慰我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