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行业发展前景如何?随着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各类展馆数量快速增长。而增长速度最快的,就要数科学技术博物馆了。它是以展览为呈现,科普传导为主的功能性教育机构,带动了科技的传播与科学文化交流,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公众对科普、知识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科技馆作为承担线下科普传导、启蒙教育等功能的公共空间,有着良好发展前景。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科技馆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资料图片)
科技馆行业发展前景投资分析2023
从广义上来说科学技术博物馆属于传统博物馆的一个分支,而狭义上科技馆是另类博物馆,它不倾向于文化的传承而更多注重的是现代科学的展现,在科技馆中博物馆的历史感日益淡薄而现实感则日益加强。
中国科技馆开馆三十四年来,中国科技馆服务公众超过6000万人次。以中国科技馆为首的全国科技馆,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2016年起中国的科技馆数量每年呈递增状态,2020年科技馆数量更是达到1000个,较去年增加了22个,同比增长2.25%。总建筑面积达526.5万平方米,比去年增加9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26%。2019年中国科技馆全年参观学习人数多达7500万人次,同比2018年增加了507万人次,增长了7.28%。
2021年我国科技馆建筑面积从2015年的314万平方米增长至502平方米;科技馆展厅面积从2015年的154万平方米增长至255平方米。
其中,我国的实体科技馆实现跨越式发展,科技馆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达标实体科技馆数量从2012年的118座增长至2021年底的408座,总建筑面积达442.05万平方米,较2012年增长了1.42倍,增长面积259.62万平方米,另有在建科技馆115座。西部地区科技馆数量占比由2016年的25.40%上升为2021年的36.52%,全国科技馆地区性分布不均衡的局面进一步改善。
全国共有科技馆和科技类博物馆1525个,我国各级科协和两级学会举办科普宣讲活动25.0万场次,科普宣讲活动受众人数14.4亿人次。科学技术普及活动不断深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覆盖有效率逐年提高,我国居民热情持续走高,我国科普服务需求人群基数不断扩大。
科技馆行业发展前景
科技馆行业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科学普及化建设尤为关键。目前,不仅在政策上积极鼓励科技馆的建设,更是在经济上加强扶持,强调各级政府切实解决创办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科技馆的建成,对于城市而言,不仅是对外展示的门户,更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标志。
中国科协发布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提出,到2025年,推动每个地级市建设一个科技馆。推动有条件的地级市因地制宜建设科技馆,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县级科技馆建设,鼓励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建设和发展科技馆。
在此背景下,科技馆行业势必迎来新一轮爆发。
科技馆行业发展方向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下,数字科技馆在我国得到快速崛起。数字科技馆,是一种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科学技术馆的三维立体的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科技馆,充分实现了实体博物馆的科普职能,带领公众进入可参与交互式的新时代,进而引发民众的学习兴趣。目前,数字科技馆已经成为我国科技馆建设行业的主流模式。
随着科技馆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公众参与正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这反映了中国的科技馆正在朝着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技文化需求的方向发展。
科技馆行业报告对中国科技馆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科技馆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科技馆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科技馆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